浅谈蜀锦织造技艺的发展-古丝绸研究院

浅谈蜀锦织造技艺的发展

2022年10月31日 15:23  点击:[]

浅谈蜀锦织造技艺的发展



 蜀锦,这一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近三千年来历经兴衰,从嫘祖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帛直至集大成——织锦,其织造技艺即纹织设计工艺、纹织组织设计工艺、挑花、结本技艺、纹织装造技艺之复杂和精湛成就了蜀地织出的锦缎名扬四海,其生产绵缎的载体木质花楼织机的出现使织锦业飞跃发展,使蜀锦产品在品种上、花样色彩上不断创新。从汉代的经锦到唐代的纬锦直到今天经纬同时起花,其织出的锦缎真正达到了锦上添花。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木质花楼织机只能生产窄幅的四方连续的花织物而不能生产宽幅和大花图样的织物以及产量需求越来越大而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技术改革势在必行。

60年代初,成都蜀锦厂的艺人们和工程技术人员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改高潮,在保持和保证蜀锦织造技艺不变并能生产出原汁原味的蜀锦产品的情况下,将挑花、打瓤子,结本同时分为10多个工种和若干道工序。首先是总纲设计即:1.纹织工艺设计,其中包括了小样设计、纹织组织设计、意匠、踏花、纹版制作。2.提花机组装工艺;3.提花装造工艺;4.经纬准备工艺;5.织机安装和织造工艺等工种工序,并将手工木质花楼织机改为电动花楼织机,使锦缎织物幅宽从60多厘米增幅达150多厘米,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花色品种,产量、质量,安全生产都大幅度提高。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至今,许多家庭或多或少还保存有当年成都蜀锦厂生产的被面、桌布、座垫、挂屏、绵缎面料、披肩、围巾等蜀锦产品便是最好的说明。再由于采用多梭箱装置,锦缎的经纬配色更多、更自由。

2008年,我所在蜀锦产品的开发、创意,以及纹织工艺设计、纹织组织计、提花装造技艺、经纬配色、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了七梭、三十六色重经、重纬、重组织、经纬同时起花的织造技艺。织出的产品更加绚丽多彩,立体感更强、层次分明、织地细腻、从不同角度观赏,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蜀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展示。

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80年代成都蜀锦厂为研制电子提花机的努力虽然终止,但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电子提花机在90年代终于研制成功,纺织行业又迎来了科技创新的春天,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家纺行业率先使用电子提花机,提花织物告别了用提花纹板起花的时代,只要是与设计工艺、装造工艺相同规格的品种均可上机织造,而且兼容性更多、更大、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挡车工不再为爬花楼清花,补纹板而烦恼,既减轻了劳动强度,也保障了人身安全。

由于家纺行业多是使用棉纺和化纤原料生产产品而且又多是单层纹织物,其工艺设计、纹织组织设计,提花装造技艺都相对简单,织造也相对容易,但对蚕丝织物的织锦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蜀锦织造技艺为重经、重纬,多种纹织组织在绸面上的集中体现,虽然沿海一些织锦企业用电子提花机生产的锦缎或锦画织上蜀锦字样并通过一些单位和销售商在成都市场上销售,但其差异却十分明显。为了使蜀锦织造技艺在保持传统的情况下与时俱进,技术改革和改造又一次摆在了蜀锦人的面前。

2009年,我所到浙江考察,经过比较认为09年投放市场的电子提花纹枕及设计软件更适合蜀锦的生产,一是体积小,重量轻,二是不淘汰提花机,花楼也不需要重新搭建,因此联系购进了电子提花纹枕和工艺设计软件,结合蜀锦织造技艺,经过不断调试,并与设计单位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反复修正和完善,并在设计工艺、纹织组织设计工艺,以及色彩搭配上大胆探索,在装造工艺未变的情况下,既要保持传统织造技艺,同时又替代提花纹版,既不淘汰提花机,又要其兼容性和控制部份的内存容量大。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织出了原汁原味的蜀锦产品。纹织组织工艺设计、分色、限色、归色也易于操作,踏花工、纹板编连工。不再为每天完不成工作量而烦心,而且电子提花纹枕控制部份的内存容量可达40万张提花纹板,品种可容纳数十个,挡车工不再为换品种挂纹板而耗费体力,如果要换品种,只需按动功能键就解决了上述一系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挡车工更不用爬花楼补花板,换纹板线,从而更加保障了人身安全。

在使用这一先进技术后,我所首先对用了近三年时间设计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从分色、限色、归色到组织工艺设计,并在组织工艺设计中将汉唐时期的经向和纬向起花根据画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其间数易其稿。上机织造后,在花色搭配上又经过六版修改,终于织出了蜀锦清院本《清明上河图》。该图内幅宽30.5cm,长1152cm装裱完成后全长近13米,蜀锦传统织造技艺特征在其画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应该说这是蜀锦织造技艺史上的又一次重要技术革命,更是一个里程碑,该作品现被四川博物院纳为馆藏品。

过去,如果要生产一幅这样的作品,按设计要求所需纹板30多万张,如使用电子纹板轧花机,所用工时为一人一天400张要2年多时间,纹板编连11300张,又要近三年时间,加上前期小样设计近三年时间,以及上机试织、调试时间该作品的问世起码也要8年时间,由于采用了电子提花纹枕和设计软件,其生产时间包括小样设计在内也就是三年半时间,这不仅缩短了投产时间,同时降低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挂纹板的占地空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授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成都地区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2010年经省丝绸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和生产蜀锦的有关单位在市质监局的领导下,制定了蜀锦地方技术标准,并获得国家地域保护。我所在为保护、传承、发展、研制生产蜀锦产品的同时也被成都市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传习所,四川省博物院还专门将少儿馆辟出部份场馆,将蜀锦织造技艺作为传统教育题材之一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这一切都说明,历史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正在得到进一步保护。

蜀锦产品的制作是团队合作的结晶,各工种、工序中的工艺技艺都需要传承下去,民族的东西也是世界的,我们深知,保护、继承蜀锦织造技艺重任在肩;传承、发展蜀锦织造技艺任重道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蜀锦这一朵奇葩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副所长、工程师、

厂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关闭